城管抽梯领导夹着烟回应 媒体:执法人不能"缺德"
来源: | 作者:lzjcdsw | 发布时间: 2018-02-12 | 348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新消息

郑州城管首次回应“撤梯”:是为登记保存违法工具

当时,执法人员是如何发现广告牌的安装违法的?为什么要执意带走梯子呢?又是否履行了应有的法定手续呢?就此,央视记者来到了执法人员所在的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秦新东接受了央视记者的独家专访。

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 秦新东:我们的执法人员在我们的玉港路和鑫港大道进行巡查的时候,发现有一处建筑上面正在做户外广告。经查,这个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我们就责令他进行拆除。

秦新东副局长介绍,广告牌安装需要事先获得许可。

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 秦新东:主要还是违反市容,违反《郑州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条例》的规定。依照《条例》的规定,是要事先进行许可。

记者:这个许可也是由咱们来做?

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 秦新东:嗯,对。

对于带走梯子这种执法方式,秦新东副局长用了一个词语进行表述,“登记保存”。

记者:违法的这个安装的工具给收缴了,是能这么理解吗?

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 秦新东:是登记保存吧。当时执法人员就把他使用的工具进行了登记保存。

秦新东副局长介绍,事发当晚,综合执法局就对事件进行了调查。

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 秦新东:事发的当晚我们就对这个事情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对当时涉及到事情的中队长进行了免职处理。对所在辖区的大队长进行通报批评,并且责令他们要配合公安机关展开相关的工作调查。当时我们其他是停职,全部是停职,最关键是我们必须要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展开调查。

秦新东副局长介绍,这次事件对他们的触动很大。

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 秦新东:事情的发生对我们确实需要深刻的反思和警醒,就是在依法、依归执法的过程中,如何能做到执法适当。在严格执法和温情执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在队伍的建设管理方面,我们还要不断地加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来源:央视新闻)

>>媒体追问

怎样处理涉事执法人员?

同时,经过调查,警方发现,带走梯子的执法人员在这起事件中也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郑州航空港公安分局执法执纪监督室主任 赵莹:第二天我们对执法队员进行了询问、了解情况。我们先将综合执法的相关队员询问之后,了解到是涉嫌职务犯罪,然后我们就将行政执法队员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处理。

对于执法队员的调查情况,当地纪委工作人员表示,正在积极调查。

记者:人咱们是在控制着吗,还是说?

郑州航空港区纪委副书记 高志敏:纪委有很多手段,我在这里不便多说,纪委正在调查阶段,所有调查阶段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就采取什么措施,

高志敏副书记介绍,他们对执法人员的调查严格依纪依规。

郑州航空港区纪委副书记 高志敏:对于这个事件,纪委的态度是对涉及到的执法人员违规违纪问题,纪委将坚决按照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决不袒护。(来源:央视新闻)

监控拍到撤梯画面 警方已带走录像

在案发现场的南面,记者发现有一个监控摄像头正对着案发现场,经过询问,事发后,监控录像已经被警方带走。据了解,这个监控确实拍到了城管执法队员撤走梯子的画面,但是具体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郑州市航空港区管委会宣传部,以案件正在调查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2月1日,记者再次来到了航空港区管委会,未能获得任何答复。不过,透过其他媒体对管委会党政办副主任李自强的的采访,不难看出管委会的态度。

在回答记者“撤走梯子后工人该如何下来”的问题时,李自强说,顺着绳子下楼是施工人员欧某自己当时的想法,他可以有其他的下楼方式。李自强称咨询过专家,由于消防以及维护需要,楼房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通道通往楼顶,事发楼房虽然只有8.8米,也建设有这样的通道。

然而,湘新图文广告的欧聪燕向记者反映,现场并没有李自强所说的那种下楼通道,记者在案发现场查找后,也没有发现类似通道。

记者:就是上那个房顶只能从那个梯子上,从平台的二楼是没有出入口的?

涉事湘新图文广告店主刘勤的妻子 欧聪燕:是。(来源:央视新闻)

>>此前报道

官方回应:他三十岁了 应该要有危险和安全的意识

2月1日,在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内,港区管委会党政办副主任李自强就城管撤梯事件给予最新回应。他称,事发时,6名城管执法人员在现场停留40多分钟后,因还有其他执法任务,便将梯子暂扣带走,并当场履行了告知还梯的义务。"据我了解,之前城管执法时并无此类处置操作,但撤走梯子不是想摔死这个人。退一步说,30岁的人了,也应该有安全意识。"(来源:新京报)

和回应相比,网友更关注手上的“烟”

虽然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还是有很多网友持续关注着此事进展。不过,这则视频发布之后,在评论里,许多网友关注的不是单纯的该领导所回应的内容,而是他吸烟的镜头。

该领导后面墙上贴着醒目的“禁止吸烟”标识,然而手上却拿着烟雾缭绕的香烟,前面放着大大的烟灰缸。虽然这一幕仅有短短10秒,但也被许多眼尖的网友发现了。(来源:中国之声)

>>事件回顾

城管抽走作业梯子 广告牌安装工用绳下地不慎坠亡

近日,一则“郑州城管把梯子抽走造成一广告牌安装工坠亡”视频引发关注。今日(1月26日),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回应称,经调查,当日广告牌安装属违规施工,执法人员将施工使用的三轮车和梯子暂扣,后一名施工人员从楼顶部顺着绳子向下滑时不慎坠落,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初步处理决定,对几位执法人员免职、停职处理,同时,相关人员正在配合警方的调查。

网传视频显示,天色已晚,一栋三层建筑楼楼下一男子躺在地上,周围有数名警察在警戒线内执勤,建筑楼顶可看到另外一名男子。

湘鑫图文广告老板称,死者欧某是她店里广告牌安装工人。23日上午,她安排欧某与另外一名工人周某到鑫港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处安装广告牌。她称,接到的业务是在楼顶装钛金字,“从23日早上开始装,下午时已经快完工了”。

该老板称,大约23日下午4点半,欧某给她打电话称城管来了,说没有办理安装许可证,让把广告牌拆了,“电话里说两个工人在上面拆,城管嫌拆得慢,就把梯子带走了。让两个工人稍微等一下,那么冷的天,工人们也没听。”有目击者告诉她,在没有梯子的情况下,欧某下不来,就用绳索从楼上滑下来,过程中不慎坠落死亡。

死者欧某家属告诉新京报记者,出事后,他第一个赶到现场,看到楼上悬挂一条绳子,另一位安装工站在楼顶,此时欧某已经坠落到地面,口鼻处均有血迹。“他头上有血,我一直在按着帮他止血,掐人中也没有反应。”

25日,航空港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1月23日下午5时57分,医院接到120求救电话,随即赶往航空港区长途汽车站东北角一大楼处,一男子高空坠楼抢救无效死亡。(来源:新京报)

欧湘斌家属签署放弃追究刘勤民事、刑事追责的谅解书。新京报记者赵蕾 摄

>>家属表态

“是城管撤梯在先,不怨刘勤,不想看到他坐牢”

1月23日,郑州航空港区一文印店两名广告牌安装工在楼顶安装广告,因属违规施工,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要求将广告牌拆除,并将施工现场使用的三轮车和梯子暂扣带走。随后,施工人员欧湘斌从三楼顶部顺着绳子向下滑时不慎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24日上午,欧湘斌的三哥赶来处理后事,欧聪艳在沃京大酒店与他见面,两人面对面坐着哭。

欧湘斌31岁,未婚,是湖南省新化县炉观镇青山乡口前村人,也是刘勤在"青山中学"同届的同学。初中三年,他们周末一起爬山,去网吧,相互串门,是别人眼中的"铁哥们儿"。

欧家是村里少见的贫困户。2012年,他的父亲因癌症去世。如今,他大哥残疾,二哥体弱多病,三哥在广东谋生,65岁的母亲还在4亩地里种水稻。

去年5月初,刘勤夫妇在航空港长途汽车站旁的新店开业,邀请欧湘斌过来干活,本意是"关系好,相互帮衬一把"。

见到欧湘斌的三哥,欧聪艳不停地道歉。三哥却安慰她说,别太自责,是城管撤梯在先,这种事谁也不愿看到。

26日,郑州市公安局发布公告,称已将违规设置广告牌并涉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湘新图文广告"负责人刘勤刑拘。欧聪艳近乎陷入绝望。她急得整夜合不上眼,一口饭也吃不下。

转机出现在28日。口前村村长胡生数负责协助死者家属与刘勤、航空港区城管等方面谈判赔偿金额的事宜。欧湘斌母亲告诉他,不想看到刘勤坐牢,也从没怨过他,争取事情早日和平解决。

谈判结果很快拟定:"'湘新图文广告'负责人赔偿和援助死者家属共计43万元,死者家属自愿放弃追究刘勤的民事、刑事责任,并在谅解书上签字。(来源:新京报)

1月31日晚,刘勤被取保候审回到弟弟店内。 新京报记者赵蕾 摄

“以后我替湘斌好好孝顺您”

谅解书推进了刘勤取保候审的进程。加上青山乡书记何鹏的担保,新港派出所于1月28日通知欧聪艳,刘勤一两天内就能放出来。

刘勤没有就相关责任方的态度和处理结果发声。他还是那句话,"欧湘斌的死我也有责任,一直很难受,很自责。

"我对不起湘斌,是我没照顾好他。"被人问及此事时,刘勤一开口就道歉。但更多时候,他保持沉默,不愿提及当天的任何细节。

2月2日,刘勤也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他赶着亲自见一面欧母。"又是内疚,又是感激,更想送湘斌最后一程。"刘勤心里五味杂陈。

面对欧母时,又该如何开口,他想了半分钟,憋出一句,"以后我就替湘斌好好孝顺您吧。"(来源:新京报)

>>专家解读

城管撤梯 是否符合执法规范

如果城管执法人员履行了法定程序,那么在施工人员仍在楼顶的情况下,城管将梯子直接拿走的这种方式是否符合执法规范呢?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王敬波:整个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常专横,非常简单粗暴,完全没有估计到行为人正在拆除这样的一种事实,也没有充分地考量到,梯子撤走了当事人怎么下来,这样的一个关乎安全的一个问题。

法学专家:或将涉滥用职权罪

不规范的执法行为,如果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在法律上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北京大学陈永生教授认为,如果城管队员的执法行为被有关部门认定存在问题,那么很可能会涉及滥用职权犯罪。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 陈永生:所谓滥用职权罪按照刑法的规定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法定的权限来处理他无权处理的事务,或者是虽然在他权限范围之内,但是他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方式、程序随心所欲的来处理事务,这个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或者是严重的财产损失的行为,这构成滥用职权罪,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滥用职权如果是造成一人死亡或者是三人以上重伤,或者是30万元的财产损失的话,应该是追究刑事责任的。

这起事件的责任应该如何划定呢?王敬波教授认为,除了执法队员一方,其他涉事各方对这起事件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王敬波:校车公司和文印店的老板,在整个安装过程当中,是不是有必要的安全设施,或者说是不是由于没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就导致了人身伤亡,这个是涉及到责任事故的认定。第三个就是当事人也疏忽大意,也没有意识到在没有梯子的情况下,直接下来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实际上这个意外事件的造成是多种原因共同形成的。

面对实际执法时的复杂环境,执法人员应该如何执法呢?王敬波教授认为,虽然执法人员有时会面临一些困难,但是不应就此放松对执法规范化的要求。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王敬波:虽然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它面临的这种违法行为量是非常大的,而且很多都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在执法的时候,确实是面临着整个规范化过程中很大的一个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这种执法的现象我们就放松对城管的执法的要求,所以还是应该进一步地提升我们的城管整个执法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的这样的一种能力。(来源:央视新闻)

>>媒体评论

中国的土地上,没有如此"依法执法"!

城管抽梯,还要打着"依法执法""依法行政"的旗号辩解,是典型的歪嘴和尚念经。自己没有法治意识,没有法治观念,还让人民群众误解法律、误解法治。

城管执法是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的行政行为之一,但看似一个简单的罚款、没收、限期整改、恢复原状,其实都必须依据行政合法性原则,而行政合法性原则绝不是将法律法规机械执行到如此地步!

依法行政,必然要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统一六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少了哪一个都不叫依法行政。反观城管抽梯,这位"领导"只强调"履行告知义务"的程序正当,仿佛只要是"履行告知义务"就是依法行政的一切。

搬走工人们下楼的唯一工具,让工人们在零度的严寒中冻了几个小时进退两难,最终一人失足跌落,共和国的土地上没有如此的"合法",没有如此的"合理",更不可能存在这种"高效便民"。

当地的"关键少数"对"依法执法""依法行政"都是如此以偏概全,很难想象他所管理的执法者们是如何理解"依法"二字的含义。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荒谬的"城管抽梯"还要荒谬地找"法律"做借口,用法律的强制力掩耳盗铃,只会再一次损害法律的权威,危及法律的生命。就如同在"禁止吸烟"的警告牌下吸烟一样,让警告形同虚设。

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

显然,这个地方的一级政府还远没有抓住"关键"。

缺德的"法治",绝不是法治!

    工人在楼上施工作业,搬走梯子。如果是顽童做出此事,人们会责骂他恶作剧没有家教;而如果是成年人为之,人民群众只会送出两个字--"缺德"。

    徒法不能以自行,再好的法律也需要人来执行。法律的确立和实施,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过程,法治是靠人来实现的。见物不见人,法治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执法司法人员没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凭自己的好恶去执法,甚至知法犯法,见利忘法,再好的法律也无法得以实施,更谈不上实现法治。

    增强法律实施的道德底蕴,关键是要增强执法司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实现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这是增强法治道德底蕴的主要环节和举措。

    执法的人不能"缺德",法治同样不能"缺德"。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缺少了德治的法治就会丧失灵魂。在管委会领导的回应中,句句把法治挂在嘴上,却处处显示出咄咄逼人的傲慢,有官话有套话,却没有歉意、没有诚意。丧失了灵魂的法治,具象化在短短的视频中。

没有法治的"德治"最终会变成人治,而没有德治的"法治"最终会变成权力的傲慢。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

舆论的反映,实质上是人民群众的道德需求,造成人民群众道德需求不足的,是那些城管的执法,更是那位领导夹着烟卷的回应。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心中没有人民,必被人民抛弃!

    一把被撤走的梯子,一条被忽视的生命。没有人想见这样的悲剧,但最令人痛心的是,我们本可以避免它的发生!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撑起我们这个时代的,正是欧湘斌这样的亿万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我们的城市才变得更加美好。

城管队员不会因为多等了装广告牌的工人几分钟,而被认为失职。但没有顾及到撤走梯子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却是实实在在失了民心!

还有那位在禁烟办公室吞云吐雾的李主任,我们的这些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压根儿就不知道我是谁、为了谁。根本就没有初心,何来"不忘初心"!

在十九大报告中,有两个字出现了超过二百次--那两个字就是"人民"。"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铿锵有力,贯穿始终。

反观城管撤梯子事件,若心中有人民,就不会有那种愚蠢缺德的举动;若心中有人民,就不会有那种愚蠢恶心的"发布会"表演!

是人民选择了我们,也是人民养育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不忘的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心。

行善者则百姓悦,行恶者则子孙怨。历史反复证明,谁辜负人民信任,侵害人民利益,终将被人民所抛弃!

共和国能走到今天,是因为一直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才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只有永远给权力以谦卑之心,永远对人民有敬畏之情,才有共和国的未来!(来源:长安剑)

(北京时间综合央视新闻、新京报、长安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