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宋戈
小时候挑食,不好好吃饭,我妈就总对我说:“下次再不好好吃饭,饿你两顿看你吃不吃。”
但作为一名“90后”,我是真不知道饿到极致是什么感觉,直到那年出国维和……
2014年,我有幸被抽调加入第十二批赴南苏丹(瓦乌)工程兵维和大队,成为了一名“高大上”的维和战士。
我才不告诉你
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
出国前我们就从前辈那得到消息,由于地区饮食结构不同,虽然任务区的肉类和粮食供应还相对充足,但蔬菜供应十分有限,好多同志到那儿以后缺维生素,缺得掉眉毛,于是我们出国前就购置了好多菜种子。
虽说准备充足,但还是考虑不充分,忽视了非洲极端的环境条件。
举个例子,头天晚上在菜地撒上青菜种子。恰逢雨季,下一夜雨,第二天上午雨一停我满怀期待地跑过去,发现地上冒出来一片绿油油的小苗,我欣喜若狂,然后回去幻想着吃青菜白饭的幸福生活。下午又满怀期待地跑过去,发现经过一中午的暴晒,地还没干,小苗全都被晒焦了……
不仅是青菜,好多国内常见的菜种都不行,只有玉米、豆角、南瓜等这些周期长的可以,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宋戈
后来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一种植物可以解燃眉之急——红薯(咳咳……并不是香甜可口的烤红薯,说白了就是揪红薯叶吃)。
红薯这植物在非洲那种环境下,叶子藤蔓长势极快,一两天就能出一片。后来就有了红薯叶白饭、红薯叶粥等佳肴出现。
记得一次吃饭,一个同屋的战友盯着一锅红薯叶良久,对我说:“在俺们老家,红薯叶都是喂猪用的。”我笑道:“爱吃不吃,不吃饿着。”结果他只尝了一口,就端着碗跟我们抢着吃了起来。
我才不告诉你
方便面是用手表换的
那年南苏丹有突发状况,空中航线大面积关闭,联合国运粮的飞机进不来,又逢雨季道路损毁,UNhouse出现了粮荒。
还好我们之前有所准备,存粮也够捱一个月,每天计划着口粮,但到后来肉类菜品均告罄,大家只能白天晚上喝粥,中午老干妈或者方便面调料拌饭,偶尔有顿馒头都跟吃蛋糕似的。
资料图
在执行任务中,我跟一个肯尼亚维和步兵营的军士长关系不错,得知他那儿还有存的方便面,我就想买点,结果人家不干,说是特殊时期,这都是保命的,绝对不卖。
我说:“那这么着,我这有好多好东西是你们非洲弄不着的,look,大屏国产手机,so fast,国产平板,feel well,还有东方神水six god(六神),驱蚊神器、防疟疾、防血液病,你值得拥有。”
结果这哥们看上我戴的手表了,这表是我当年考上大学我爹送我的,有纪念意义,一开始我没有答应。而后我就回去了,再后又饿了两天,为了能让战友们吃上方便面我还是乐呵呵地去交换了。
但好景不长,大批难民来UNhouse寻求庇护,我们紧急开设难民营,本来就拮据的粮食还拿出了一部分保证难民的需求。
回家第一顿饭,
吃出了眼泪
千盼万盼,总算到了回国的日子,有点舍不得这里但还是更想念家乡。由于在我们维和期间当地出现了埃博拉疫情,我们刚回国时需要隔离观察一段时间。
记得第一次验血,我这从小健硕的身体,竟然被告知中度贫血,吓得我当时一身汗,担心自己得啥血液病了。结果军医说:别紧张,没啥病,就是饿着了,赶紧好好吃饭吧。
资料图
刚落地时,军长过来接我们,了解我们的情况后,命令离得最近的通信团每天两台运输车给我们保障伙食,第一顿饭每桌都有一条烤鱼、一支烧鸡、一只烤鸭,好多兄弟都吃哭了,边吃边说:还是回家好,回家真好。
记得那天,同屋的战士小刘吃得特着急,脸上亮晶晶一片,我不知道是泪还是抹在脸上的油,他边往嘴里塞边跟我说:“我吃不完了,感觉好可惜啊,咱能不能打包带回去啊。”
我突然有点心疼,拍了下他的脑门说:“瞧你小子那点儿出息。”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畅通公司咨询热线:0830-3588356 联系人:周经理 联系电话:180-4868-3455
Copyright(C)2017版权所有 酒城的士网 泸州市龙马潭区畅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蜀ICP备17015121号-1 技术支持:亿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