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出租车驾驶员王小勇的梦想:出租车成为酒城风景线
来源: | 作者:lzjcdsw | 发布时间: 2017-05-11 | 373 次浏览 | 分享到:
王小勇今年50岁,在泸州跑出租车已是第18个年头,他是目前泸州为数不多仍在跑车的“老一代”出租车经营者。王小勇说,像他这样的老一代经营者,很多要么已不在一线开出租车了,要么已退出出租车行业了。

王小勇今年50岁,在泸州跑出租车已是第18个年头,他是目前泸州为数不多仍在跑车的“老一代”出租车经营者。王小勇说,像他这样的老一代经营者,很多要么已不在一线开出租车了,要么已退出出租车行业了。

  “我喜欢开出租车,干了一辈子,就干到干不动再说吧。”王小勇说。据王小勇所在的泸运司负责人介绍,虽然王小勇是公司年龄较大的出租车驾驶员,但他年年拿先进,多年来无一起乘客投诉。

  姓名:王小勇

  年龄:50岁

  职业:出租车驾驶员

  梦想:泸州出租车成为酒城靓丽风景线

  他的经历:泸州出租车服务曾是全省典范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小勇所在的企业倒闭,三十出头的他一夜之间成了下岗工人。“当时没什么技术,想了想决定去学开车。”王小勇说,当时学车就要3000多元,自己四处借钱才把学费凑齐。

  王小勇说:“那时泸州已有夏利车了,车不多,打车的人也不多。”学会开车的王小勇最初是帮别人开,后来自己买了车。

  王小勇告诉泸州新闻网记者,那时候坐一次出租车至少10元钱,对普通市民来说不是小数目。“所以出租车司机的态度都很好,根本不可能有拼车、拒载、议价这些说法。只要客人需要,我们等上半个小时也是常事,一点抱怨都没有。”

  王小勇说,当时在全省的出租车行业里流传着一句话:“远学石家庄,近学泸州市”,那时泸州的出租车很有名,号称酒城红色风景线。

  “那时候,跟人家说起我是开出租车的,大家都很羡慕,是很光荣的一个职业。”王小勇说。
    

他的遗憾:个别驾驶员服务质量下降

  眼见大家对出租车司机的非议越来越多,王小勇开始有点困惑:咱的哥的姐都怎么了?

  老一代出租车经营者里,有很多像王小勇一样的大型企业下岗工人,他们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泸州人,因为失去工作,开出租车成为他们挣钱养家的唯一依靠。

  “我们开车很小心,不超速,不乱闯,生怕把车碰坏了,那可都是自己的车啊。”王小勇说,当时好多打车的都是老乘客,要是服务质量不过关,出租车司机就没生意了。

  如今,泸州主城区有1224辆出租车,但不少市民在大街上还是遭遇打车难。王小勇分析说,现在驾驶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生活压力很大,导致出租车司机服务质量有所下降。

  王小勇经常会约一些老的哥聊天,“大家都很怀念当年我们的辉煌,不知道这样的辉煌还会不会有。”

  他的坚持:认真对待每一位乘客

  王小勇的妻子告诉泸州新闻网记者,前几年她就劝过丈夫不要再开出租车了,但王小勇不愿意。“他说干了一辈子了,现在不开车还真不知道干什么。”

  从夏利车到桑塔纳,再到捷达车,王小勇开了18年。泸州川泸运业出租汽车分公司经营科科长朱俊告诉记者,多年来,王小勇在公司年年都是先进个人,从来没有一起乘客投诉。

  说起年年拿先进,王小勇有些不好意思。“奖品多了,夏天穿的背心、喝水的杯子,电饭煲,什么奖都拿过。”

  18年来,王小勇坚持乘客至上,认真对待每一位乘客。偶尔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乘客,王小勇也总是冷静对待,不与乘客争吵,“脾气谁都有,可咱们干的是服务行业,必须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

  王小勇说,他以身为出租车司机为荣。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能看到泸州的出租车再次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